小孩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可能由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遗传因素或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需及时识别诱因并干预。
1、食物过敏儿童进食鱼虾、鸡蛋、牛奶等易致敏食物后,体内组胺释放导致皮肤出现红色风团,伴明显瘙痒。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回避可疑过敏原。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缓解症状。
2、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可能诱发荨麻疹,表现为风团反复出现并伴随发热。需针对原发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颗粒抗细菌感染,同时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家长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
3、物理刺激冷热变化、摩擦或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可导致胆碱能性荨麻疹,风团小而密集。建议避免突然温度变化,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发作时可冷敷患处,严重者需使用依巴斯汀片或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
4、遗传因素家族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儿童更易发生慢性荨麻疹,表现为风团持续6周以上。家长需加强环境控制,减少尘螨、花粉等接触。可检测过敏原,必要时长期服用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或进行脱敏治疗。
5、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可能伴发荨麻疹,风团顽固且伴有乏力等症状。需检查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确诊后采用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调节免疫,同时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控制急性发作。
日常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抓挠;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室温维持在22-26℃;饮食清淡并逐步排查过敏原。慢性荨麻疹患儿建议定期复查免疫指标,急性发作伴呼吸困难、腹痛时需立即就医。家长应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