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的吸收时间通常为2-8周,具体时间与出血量、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及治疗干预效果有关。
脑干出血的吸收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出血量在5毫升以下时,血液可能2-4周逐渐被分解代谢,伴随水肿减轻。若出血量达到5-10毫升,吸收时间可能需4-6周,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超过10毫升的出血吸收周期可能延长至6-8周,部分患者残留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可持续数月。早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脱水药物可减轻脑水肿,促进吸收。康复期通过头部CT复查可动态观察血肿变化,同时需控制血压、避免剧烈活动。
脑干出血患者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卧床期间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肢体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若出现头痛加重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