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多数情况下可以做针灸,但需避开腰腹部穴位。针灸治疗需根据个体体质、经期症状及穴位选择综合评估,主要考量因素有出血量、痛经程度、针灸部位及操作手法。
1. 出血量经量正常者可谨慎施针,避开三阴交等活血穴位;经量过多者应暂停针灸,避免加重出血。
2. 痛经程度痛经患者可针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缓解疼痛,但需由医师判断是否伴有器质性疾病。
3. 针灸部位腰腹部位穴位可能刺激子宫收缩,经期建议选择四肢远端穴位,如合谷、太冲等。
4. 操作手法宜采用轻刺激手法,避免强刺激或电针;体质虚弱者需减少留针时间。
建议针灸前告知医师月经情况,治疗后注意保暖避寒,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异常出血或不适及时停针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