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不修补可能引发传导性耳聋、反复中耳感染、胆脂瘤形成及内耳损伤等危害。鼓膜穿孔长期未处理可能导致听力持续下降、耳道流脓、眩晕等症状加重。
1、传导性耳聋鼓膜振动功能受损导致声音传导障碍,表现为耳闷、听音模糊。需通过鼓膜修补术或佩戴助听器改善,可选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2、反复中耳感染穿孔使细菌易侵入中耳腔,引发化脓性中耳炎,伴随耳痛、发热。急性期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慢性感染可考虑鼓室成形术。
3、胆脂瘤形成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可能破坏听小骨及颅底骨质。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探查,术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
4、内耳损伤严重感染可能通过圆窗膜扩散至内耳,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或迷路炎。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合并眩晕时可用倍他司汀改善循环。
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擤鼻时勿过度用力,出现耳流脓或听力骤降应及时复查耳内镜,术后定期进行纯音测听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