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小便痛可以看泌尿外科或儿科,可能与尿路感染、包皮龟头炎、泌尿系统结石、尿道损伤、前列腺炎等因素有关。
1、泌尿外科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等。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泌尿系统结石可能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导致,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需根据结石大小选择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
2、儿科儿科适合未成年患者就诊,尤其伴随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时。儿童尿痛常见于包皮龟头炎或尿路感染,包皮龟头炎多因局部卫生不良引发,表现为红肿、分泌物增多,可外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家长需注意帮助孩子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若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
3、肾内科若尿痛伴随泡沫尿、水肿或血压升高,可能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相关。肾内科可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继发于链球菌感染,需限制盐分摄入并使用青霉素V钾片控制感染。家长应监测患儿每日尿量及水肿情况,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4、急诊科突发剧烈尿痛伴肉眼血尿、排尿困难时需紧急处理,可能存在尿道结石嵌顿或外伤。急诊科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结石嵌顿需解痉止痛,常用药物有消旋山莨菪碱片、双氯芬酸钠栓,严重者需留置导尿或手术取石。外伤性尿道损伤需避免导尿操作,优先进行尿道造影评估。
5、皮肤性病科青少年有高危性行为史且伴尿道分泌物时,应排查淋菌性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皮肤性病科可进行分泌物涂片及PCR检测,淋病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家长需关注患儿社交情况,强调安全性教育,治疗期间避免共用毛巾等物品。
日常应督促男孩每日清洗外阴并更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饮食上增加水分摄入,减少高糖及辛辣食物。运动后及时排尿,防止尿液浓缩。若症状持续超过1天或出现发热、腰痛等,须立即就医。家长需记录排尿频率、尿液性状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