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急性胃肠炎可能出现便血,通常由轻度肠黏膜损伤、细菌感染、病毒侵袭或过敏反应引起。
1. 黏膜损伤:频繁腹泻可能导致直肠黏膜机械性损伤,表现为粪便表面带鲜红色血丝。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等药物。
2. 细菌感染:志贺菌或沙门氏菌感染会破坏肠上皮细胞,引发黏液脓血便。家长需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布拉氏酵母菌等药物,同时需进行粪便培养检查。
3.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能伴随肠黏膜脱落出血,粪便呈暗红色。家长需注意隔离消毒,医生可能推荐补锌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支持治疗。
4. 过敏反应: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炎综合征可导致血便,常见于牛奶蛋白过敏。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医生可能建议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配合使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抑酸剂。
出现血便时家长应立即留取粪便样本送检,避免摄入高糖高纤维食物,维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若伴随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