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作为中风病人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神经功能重组。对于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头针结合体针能改善运动功能;针对吞咽障碍,廉泉、风池等穴位刺激可帮助恢复吞咽反射。部分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的恢复期接受针灸,肌力恢复和平衡能力改善较为明显。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需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针灸干预,避免加重出血风险。
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根据瘫痪部位选择手足阳明经穴位,配合电针增强刺激效果。每周治疗3-5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出现头晕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日常可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穴位按摩,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