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与肺纤维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两者分别属于慢性气道疾病与间质性肺疾病。
1. 发病机制慢阻肺主要由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肺纤维化多因肺泡上皮损伤后异常修复,形成不可逆的肺间质瘢痕。
2. 病理特征慢阻肺病理改变为气道壁增厚、肺气肿;肺纤维化以肺间质胶原沉积、蜂窝肺为特征,胸部CT呈现网格状或磨玻璃影。
3. 临床表现慢阻肺典型症状为活动后气促、慢性咳嗽咳痰;肺纤维化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
4. 治疗方式慢阻肺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肺纤维化需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终末期需肺移植。
两类疾病均需戒烟并避免呼吸道刺激,定期随访肺功能检查,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