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程度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综合评估,主要依据呕血或黑便量、生命体征变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内镜下出血征象。
少量出血表现为间歇性黑便或粪便隐血阳性,血红蛋白下降不明显,心率血压基本正常。中等量出血可见频繁黑便或呕咖啡样物,血红蛋白70-100g/L,伴心率增快但血压尚稳定。大量出血表现为呕鲜红色血液或排暗红色血便,血红蛋白低于70g/L,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活动性出血时可见内镜下喷射状出血或渗血,近期出血征象包括血痂附着、血管裸露。静脉曲张性出血常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多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严重程度分级可采用Forrest分级或Blatchford评分系统。
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避免粗糙、过热及刺激性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变化,观察粪便颜色及尿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控制胃酸,严重出血可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内镜治疗包括钛夹止血、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介入治疗可行血管栓塞。恢复期建议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纠正贫血,合并肝硬化患者需预防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