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病主要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1、性接触传播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方式,阴道毛滴虫可通过黏膜直接侵入泌尿生殖系统。建议感染者与伴侣共同治疗,避免重复感染。
2、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的浴巾、坐便器等物品可能感染,毛滴虫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日常需做好个人用品消毒隔离。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妊娠期筛查发现感染需及时治疗。新生儿结膜炎、肺炎等需排查滴虫感染可能。
4、免疫力低下艾滋病、糖尿病等患者易发生严重感染,可能与阴道菌群失衡有关。除抗滴虫治疗外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每日更换消毒内裤,伴侣需同步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