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残留牙根或碎片通常需要处理,残留物可能引发感染、疼痛或影响邻牙健康,常见处理方式有残根拔除术、影像学检查评估、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观察。
1、残根拔除术残留牙根较深时需手术清除,采用牙挺或骨凿取出残片,术后配合头孢克洛、甲硝唑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或短暂出血。
2、影像学检查通过口腔全景片或锥形束CT定位残留物位置,判断是否邻近神经血管,若残留物小于2毫米且无症状可暂观察,大于3毫米建议尽早取出。
3、抗感染治疗出现牙龈红肿化脓时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替硝唑治疗,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4、定期复查微小残留无不适者可每3个月复查,监测是否出现囊肿或颌骨吸收,期间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使用冲牙器保持创面清洁。
建议术后24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选择温凉软食,避免吸烟饮酒刺激创面,若出现剧烈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