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水泡可通过清洁消毒、保护创面、药物涂抹、就医处理等方式应对。烧伤水泡通常由高温损伤、化学灼伤、电击伤、感染等因素引起。
1、清洁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轻柔擦拭。避免刺破水泡,表皮可作为天然生物敷料保护深层组织。
2、保护创面:覆盖无菌纱布或水胶体敷料,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有无渗液增多或红肿加重。
3、药物涂抹: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二度以上烧伤需配合口服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4、就医处理:面积超过手掌或位于面部、关节处的水泡,需急诊清创处理。深度烧伤可能需手术植皮,伴有发热、脓性分泌物时提示感染。
恢复期避免阳光直射创面,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出现瘙痒时禁止抓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