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发作结束后需保持镇静并采取安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发作特征、防止二次伤害、记录发作细节、及时就医评估。
1、保持气道通畅:
发作结束后立即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避免误吸。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确保呼吸顺畅。若出现短暂呼吸暂停,可轻拍背部刺激呼吸,持续缺氧需立即就医。
2、观察发作特征:
记录发作持续时间、肢体抽搐形式如单侧或全身、意识状态变化等关键信息。观察有无大小便失禁、瞳孔变化等伴随症状,这些细节有助于医生判断癫痫类型及病因。
3、防止二次伤害: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儿身下垫软物保护。发作后处于意识模糊期时避免强行约束肢体,防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不要试图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可能造成牙齿损伤。
4、记录发作细节:
用手机拍摄发作过程视频或详细文字记录,包括发作诱因如睡眠不足、闪光刺激、起始部位、持续时间、恢复期表现等。长期记录发作频率和模式对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5、就医评估指征:
首次发作、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连续多次发作或意识未恢复需急诊处理。定期复诊需携带发作记录,医生可能调整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或拉莫三嗪的使用方案。
癫痫发作后应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镁、钙等矿物质,限制高糖食物摄入。建立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家长需学习急救知识,定期参与癫痫管理培训,家中常备急救联络卡。学校等场所应做好应急预案,避免患儿因疾病产生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