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尿道炎需进行分泌物涂片、淋球菌培养、核酸检测、药敏试验及尿常规检查。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确诊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临床症状。
1、分泌物涂片取尿道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若发现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可初步诊断。该方法快速简便,但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较多,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急性期男性患者阳性率较高,慢性期或治疗后可能检出率下降。
2、淋球菌培养将分泌物接种于专用培养基如Thayer-Martin培养基进行培养,是诊断金标准。培养法特异性高,可明确病原体存在,同时保留菌株用于药敏试验。需注意采样后立即送检,保持适宜温湿度以提高检出率,培养时间通常需要24-48小时。
3、核酸检测采用PCR等技术检测淋球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灵敏度超过90%。适用于无症状感染或分泌物较少的患者,能同时检测淋球菌和衣原体混合感染。但核酸检测无法区分活菌与死菌,治愈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假阳性,且不能用于药敏指导。
4、药敏试验通过纸片扩散法或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由于淋球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药敏结果可指导临床选择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有效药物。需注意不同地区耐药谱差异,根据本地流行病学数据结合个体化用药。
5、尿常规检查尿液中可见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部分患者伴红细胞增多。虽无特异性,但可辅助判断泌尿系统炎症程度,排除其他泌尿系疾病。建议取晨起首次尿中段,避免分泌物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
确诊淋菌性尿道炎后应避免性生活直至治愈,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日常注意会阴清洁,多饮水促进排尿冲洗尿道,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治疗,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复查培养确认病原体清除,防止转为慢性或引发盆腔炎、附睾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