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胆结石10mm属于中等大小,需根据症状和位置决定是否治疗,无症状者可定期观察,有症状者需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过饱和、胆囊排空障碍等因素有关。无症状的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定期复查进行管理;有症状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胆囊切除术等治疗方式。
1、胆结石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过饱和、胆囊排空障碍等。胆汁中胆固醇、胆盐和磷脂的比例失调,导致胆固醇结晶析出,逐渐形成结石。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增加胆结石风险。女性、多次妊娠、长期服用避孕药等激素相关因素也可能导致胆汁成分改变,促进结石形成。
2、无症状的胆结石通常不需要立即治疗,但需定期复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和胆囊壁厚度。饮食上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胆囊排空,可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3、有症状的胆结石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可选择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溶石药物,疗程通常为6-12个月,适用于胆固醇结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单发结石且直径小于20mm的患者,需配合溶石药物使用。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症状性胆结石的有效方法,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前者创伤小、恢复快。
4、预防胆结石复发需从生活方式和饮食入手。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快速减重或增重。控制胆固醇摄入,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橄榄油、坚果等。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胆结石10mm虽不算特别大,但仍需引起重视。无症状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复查进行管理,有症状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预防胆结石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结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代谢性疾病,降低结石形成和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