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过多可能增加鹅口疮的发生概率。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长期或过量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口腔菌群平衡,诱发真菌过度繁殖。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发挥作用,但广谱抗生素可能同时破坏口腔内的有益菌群。这些有益菌群通常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当菌群平衡被打破时,白色念珠菌可能过度增殖并侵犯口腔黏膜,形成白色伪膜样病变。常见表现包括口腔黏膜充血、灼痛感以及可擦拭脱落的乳白色斑块。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部分特殊情况下,短期规范使用抗生素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鹅口疮。健康人群口腔黏膜屏障功能完整时,白色念珠菌的定植可能被免疫系统有效控制。但合并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时,即使短期使用抗生素也可能成为鹅口疮的诱发因素。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若同时使用抗生素,鹅口疮风险会显著增加。
出现鹅口疮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制霉菌素混悬液、克霉唑口腔贴片或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日常需注意口腔清洁,使用抗生素期间可适量饮用无糖酸奶帮助维持菌群平衡。婴幼儿喂养器具需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