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鹅口疮的婴儿拒绝喂奶时,可用小勺、滴管、注射器或奶嘴孔较大的奶瓶喂养,也可尝试少量多次喂食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释果汁。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常导致婴儿进食疼痛。
1、小勺喂养使用硅胶软头小勺可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喂食时将勺沿婴儿嘴角缓慢送入,避免触碰上颚或颊黏膜病灶区。每次舀取1-2毫升常温母乳或配方奶,喂食后需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2、滴管喂养医用橡胶滴管适合喂养拒绝吸吮的婴儿。将奶液吸入滴管后,从婴儿嘴角斜向滴入,每次0.5-1毫升。需注意奶温保持在37-40℃,使用后立即用沸水消毒滴管,防止真菌交叉感染。
3、注射器喂养选择5毫升无菌注射器去除针头,缓慢推动活塞控制流速。喂养时让婴儿保持半坐位,将注射器尖端置于舌根侧方缓慢推注。该方法适合严重拒食婴儿,但需避免快速推注导致呛咳。
4、改良奶瓶将标准奶嘴孔扩大至十字形或Y形,降低吸吮阻力。选用宽口径奶瓶使奶液自然流出,婴儿仅需轻微吸吮。喂养前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泡奶嘴10分钟,抑制真菌附着。
5、流质食物暂时用温凉米汤、稀释苹果汁或氨基酸配方粉替代部分奶量。食物温度建议低于30℃,避免刺激溃疡面。每次喂养量减少至平常的1/3,增加喂养频率至每日8-10次,保证基础营养摄入。
喂养期间需持续抗真菌治疗,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口腔,每日4次。哺乳母亲应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哺乳前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乳头。婴儿用品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重复感染。若持续拒食超过24小时或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营养支持。保持婴儿口腔湿润,喂养后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残留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