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补钙可通过饮食调整、钙剂补充、维生素D协同和适度运动等方式促进骨骼修复。补钙需结合骨折类型、年龄及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调整。
1、饮食调整每日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搭配豆腐、西蓝花等富含钙的食物。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钙吸收,同时限制咖啡因摄入。
2、钙剂补充碳酸钙、柠檬酸钙和乳酸钙是常用钙剂,需遵医嘱选择。钙剂可能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用,但需与铁剂间隔服用。
3、维生素D协同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或遵医嘱补充胆钙化醇。维生素D缺乏者需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4、适度运动骨折稳定后进行非负重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逐步增加抗阻训练。运动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但需避免二次损伤。
补钙期间定期复查骨密度和血钙指标,避免过量补钙导致肾结石或血管钙化。吸烟饮酒会影响钙吸收,康复期需严格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