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通常能取得较好效果,面瘫多由风寒侵袭、病毒感染或神经损伤引起,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临床常配合艾灸、电针或穴位注射等疗法,建议在发病初期及时介入以提高疗效。
面瘫急性期针灸以祛风散寒为主,选取风池、翳风、地仓等穴位,配合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微循环。恢复期重点刺激阳白、四白、合谷等穴位促进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重建。部分患者治疗3-5次即可见嘴角下垂改善,多数患者需要10-15次疗程。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面部酸胀感,属于正常针感反应。
对于贝尔面瘫等特发性面神经炎,针灸有效率较高。但外伤性面瘫或肿瘤压迫导致的面瘫需先处理原发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疗效可能延长。若治疗2个月仍无改善,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进行肌电图评估。少数重症患者可能遗留轻微面部不对称,但通常不影响基本功能。
治疗期间需避免冷风直吹面部,用温水洗脸并配合面部肌肉按摩。可适量食用生姜、红枣等温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针灸,避免自行刺激穴位导致感染。若出现耳后疼痛加重或味觉异常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