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患者怀孕后可通过定期产检、抗生素治疗、局部物理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干预。附件炎合并妊娠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既往感染、激素变化、盆腔粘连等因素有关。
1、定期产检妊娠期附件炎需增加妇科检查频率,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发育及附件区情况。建议每2-4周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及时发现感染进展。
2、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B类抗生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治疗期间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等妊娠禁忌药物。
3、局部物理治疗超短波等物理疗法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治疗时应避开腹部,单次治疗时间不超过15分钟,每周2-3次为宜。
4、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久坐或过度劳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妊娠期出现下腹剧痛、发热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睡眠时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减轻盆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