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睡觉就鼻塞可能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感冒、鼻窦炎、鼻腔异物等原因有关。过敏性鼻炎通常由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腺样体肥大多伴随张口呼吸、打鼾;感冒常伴有发热、咳嗽;鼻窦炎可能出现黄绿色脓涕;鼻腔异物多为单侧鼻塞且伴异味分泌物。
1、过敏性鼻炎接触尘螨、宠物皮屑或花粉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变态反应导致充血肿胀。建议家长保持卧室清洁,定期除螨,避免使用毛绒玩具。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长期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
2、腺样体肥大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刺激腺样体病理性增生,阻塞后鼻孔影响通气。患儿常有睡眠打鼾、憋醒等症状,长期可能引发颌面发育异常。轻度肥大可通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中重度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清洁鼻腔。
3、感冒病毒感染导致鼻黏膜炎症反应,鼻腔分泌物增多。家长可抬高患儿床头30度,用温热毛巾敷鼻部,或使用吸鼻器清理分泌物。若合并细菌感染需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避免滥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喷雾剂。
4、鼻窦炎细菌感染鼻窦黏膜产生脓性分泌物,倒流至鼻腔引发堵塞。典型表现为晨起咳嗽、面部压痛,可配合鼻腔冲洗器清除脓涕。医生可能开具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欧龙马滴剂,慢性病例需鼻窦CT评估是否需功能性内镜手术。
5、鼻腔异物幼儿玩耍时误塞入纽扣、豆类等物体,引发单侧鼻塞伴恶臭分泌物。家长切勿自行掏取,应立即就医用专业器械取出,防止异物滑入气道。术后使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修复黏膜,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预防感染。
日常需维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接触二手烟及刺激性气味。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每日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2-3次。若鼻塞持续2周以上、伴随呼吸暂停或发育迟缓,应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或睡眠监测检查。饮食上多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草莓,适量饮用蜂蜜水缓解咽喉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