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可通过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测、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活检等方式诊断。诊断过程通常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1、肝功能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异常反映胆汁淤积情况,白蛋白和凝血功能可评估肝脏合成能力。
2、病毒学检测乙型肝炎需检测HBsAg、HBV-DNA等指标,丙型肝炎需检测HCV抗体和HCV-RNA,其他病毒性肝炎需进行相应病原体筛查。
3、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和结构变化,弹性成像能评估肝纤维化程度,CT或MRI有助于鉴别占位性病变和门静脉高压。
4、肝组织活检穿刺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对疑难病例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确诊慢性肝炎后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