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类型和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但少数特殊类型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急性胃炎通常由饮食刺激、药物损伤或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通过短期禁食、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配合静脉补液治疗,症状多在3-5天内缓解。慢性胃炎中浅表性胃炎占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采用四联疗法规范杀菌后预后良好。但伴随肠上皮化生的萎缩性胃炎存在癌变风险,需定期胃镜监测。特殊类型的腐蚀性胃炎、化脓性胃炎可能引发胃穿孔、脓毒血症等危重情况,这类患者往往需要紧急住院治疗。
长期未控制的慢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胃溃疡甚至胃癌。自身免疫性胃炎会伴随恶性贫血,需终身补充维生素B12。部分患者因胃黏膜持续损伤导致顽固性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性损害。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突发胃出血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妊娠期女性发生重度胃炎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胃炎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与家人分餐,定期复查呼气试验。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