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尿急可通过调整饮水量、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尿频尿急可能由饮水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水量减少咖啡、茶、酒精等利尿饮品的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可减少夜尿次数。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理想状态。
2、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从每小时1次逐步延长至2-3小时1次。排尿时采用放松姿势,避免用力。可配合盆底肌锻炼增强膀胱控制力,每日进行3组收缩练习,每组10-15次收缩。
3、药物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使用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M受体拮抗剂;尿路感染需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服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所有药物均需医生指导使用。
4、物理治疗盆底电刺激治疗可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每周2-3次,10次为1疗程。生物反馈治疗帮助患者感知盆底肌收缩状态。局部热敷可缓解膀胱痉挛,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5、手术治疗严重前列腺增生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颈梗阻需做膀胱颈切开术。神经源性膀胱可考虑膀胱扩大术或骶神经调节术。手术适应证需经泌尿专科评估确定。
建议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力,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血尿、腰痛等情况,应立即就诊泌尿外科。长期尿频尿急可能影响肾功能,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