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碘海醇药物外渗导致手臂肿胀,需立即停止输液并冷敷,同时根据情况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碘海醇是一种常用的造影剂,外渗可能因注射技术不当、血管条件差或药物浓度过高引起,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1、冷敷是处理药物外渗的初步措施,可减轻肿胀和疼痛。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持续24-48小时。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药物进一步扩散。
2、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炎药和局部外用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可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或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组织修复和消肿。
3、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外渗或组织坏死的情况。清创术可去除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植皮术用于修复大面积皮肤损伤,促进伤口愈合。引流术可排出积聚的液体,减轻肿胀和压力。
4、预防措施包括提高注射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和药物浓度。注射前评估血管条件,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注射时缓慢推注,避免过快导致血管压力骤增。药物浓度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避免过高浓度增加外渗风险。
5、康复护理包括定期复查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可监测肿胀消退情况和组织修复进展。功能锻炼如手臂屈伸、握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碘海醇药物外渗导致手臂肿胀需及时处理,冷敷、药物和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预防措施和康复护理同样重要,确保患者安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