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一般在骨科手术后1-4周出现,具体时间与感染途径、手术创伤程度及患者免疫力等因素相关。
骨科手术后骨髓炎的发生时间主要受三类因素影响。开放性骨折或关节置换等创伤较大的手术,因组织暴露时间长、细菌污染风险高,可能在术后1-2周快速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症状。内固定物植入手术若存在术中污染或术后切口护理不当,潜伏期多为2-3周,表现为持续低热、伤口渗液。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因抵抗力低下可能延迟至术后3-4周发病,症状隐匿但骨质破坏进展较快。无论何种情况,术后体温持续超过38℃、切口愈合不良或出现异常疼痛时,需高度警惕骨髓炎可能。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方面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但需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出现疑似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通过血培养、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骨髓炎或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