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性遗尿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感染、盆底肌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遗尿通常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尿急尿频、排尿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产后或中老年女性,与盆底肌松弛有关。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压增高会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时需手术植入尿道中段悬吊带。盐酸米多君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可改善症状。
2、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急、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可能与膀胱肌肉异常收缩有关。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药物可抑制膀胱过度活动。行为训练如定时排尿、延迟排尿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3、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可刺激膀胱黏膜,导致尿频尿急甚至遗尿。常伴有排尿灼痛、尿液浑浊等症状。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可治疗感染。日常需多喝水、避免憋尿。
4、盆底肌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障碍多由分娩损伤或长期腹压增高导致,可能引发混合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疗法可帮助恢复盆底肌功能。严重者需行盆底重建手术,如阴道前壁修补术。
5、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可能影响膀胱神经调控,导致感觉性或溢出性尿失禁。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配合间歇导尿管理排尿。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可改善神经功能。
成年女性出现遗尿症状应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漏尿次数、诱因和尿量。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控制体重减轻腹压。每日进行盆底肌锻炼,如收缩肛门动作坚持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练习3组。选择透气吸水的护垫防止皮肤刺激,夜间可使用成人纸尿裤。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到泌尿外科或妇科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等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