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后体温升高多出现在术后3-5天,可能与免疫反应、感染或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体温轻微升高属于常见现象,若超过38℃或持续不降需及时就医。
移植手术后机体可能出现排斥反应或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此时体温可能上升0.5-1℃,通常伴随轻微乏力。部分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环孢素软胶囊也可能引起药物热。术后创口愈合过程中释放的炎性介质同样会刺激体温升高。这类情况多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体温多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
若体温超过38℃或反复升高,需警惕感染风险。器官移植患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易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肺部感染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泌尿系统感染可伴有尿频尿急。特殊情况下需排除移植物抗宿主病,该病可能伴随皮疹、腹泻等症状。此时应立即联系移植团队,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测,必要时调整抗排斥方案或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感染治疗。
术后应每日监测体温2-3次,保持室内通风。体温升高时建议多饮水,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擅自服用退热药,尤其是布洛芬片等可能影响抗排斥药物浓度的药物。记录体温变化曲线,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发热规律及伴随症状。维持合理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帮助机体恢复。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