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头疼可通过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物理降温、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中暑头疼通常由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失衡、电解质紊乱、脑部血管扩张等因素引起。
1、转移到阴凉处立即离开高温环境,选择通风阴凉处休息。避免继续暴露在阳光下,解开紧身衣物帮助散热。环境温度降低有助于缓解体温升高引发的血管扩张性头疼。
2、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清凉饮品,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每次饮用量控制在100-2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水分补充能改善脱水状态,缓解因血容量不足导致的头疼。
3、物理降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及腋下等大血管分布区,或用温水擦拭全身。禁止使用冰水直接降温,以免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不利散热。体温逐渐下降后,脑血管异常扩张引起的头疼可得到缓解。
4、服用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头疼,但需注意避免与含酒精的防暑药品同服。
5、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剧烈头疼伴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可能与热射病导致的脑水肿有关。需立即送医进行静脉补液,必要时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避免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
中暑恢复期应保持每天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饮食选择绿豆汤、西瓜等清热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既往有中暑史者需随身携带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出现头晕等先兆症状时即刻采取降温措施。日常可进行耐热训练如快走、游泳等增强体温调节能力,但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