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体位管理、症状监测、药物使用及康复训练等方面。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影响恢复效果,甚至导致并发症。
1、伤口护理术后需保持头部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抓挠。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术后短期内避免洗头,待医生确认愈合情况后再恢复日常清洁。
2、体位管理术后早期需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以促进脑脊液引流。避免突然低头或剧烈转头动作,防止分流管移位。睡眠时选择侧卧或半卧位,减少平躺时间。下床活动需家属协助,防止跌倒。
3、症状监测密切观察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定期测量头围婴幼儿患者,记录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变化。若出现嗜睡、抽搐或视力障碍,需立即复查CT或MRI。长期随访中需关注分流管功能是否正常。
4、药物使用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止痛药物应按时服用而非按需服用,避免疼痛加剧影响恢复。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5、康复训练术后早期可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语言障碍者需专业言语康复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可通过记忆游戏、阅读等方式循序渐进。康复过程中避免过度疲劳,训练强度需与医生沟通后确定。
脑积水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避免高盐、高脂食物,控制饮水量以防颅内压波动。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及分流管功能评估,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帮助患者记录日常症状变化。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通过专业咨询缓解术后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