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治疗通常取决于肌瘤大小、症状及生育需求,直径超过5厘米或引起明显症状时建议干预。子宫肌瘤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定期观察、中医调理等。
1、药物治疗适用于肌瘤较小且症状轻微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等,可暂时缩小肌瘤或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如低雌激素状态导致的潮热、骨质疏松等。
2、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合希望保留子宫且肌瘤直径在5-10厘米的患者。该治疗创伤小但可能引起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疼痛,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卵巢功能减退。
3、手术治疗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经腹或腹腔镜进行;子宫切除术则适合无生育要求、肌瘤多发或恶变风险高的患者。手术指征通常为肌瘤直径超过10厘米,或导致严重贫血、压迫症状。
4、定期观察无症状且肌瘤直径小于5厘米的绝经前女性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绝经后肌瘤通常自然萎缩,但若持续增大需警惕肉瘤变可能。观察期间应记录月经量变化及压迫症状。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与气滞血瘀有关,可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桂枝茯苓丸辅助调理。需注意中药不能替代主流治疗,服用前应辨证施治并与西医治疗方案相协调。
子宫肌瘤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限制红肉及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来源。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瘤扭转。每月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腹痛情况,复查时携带既往检查资料。出现经期延长、尿频便秘加重或突发下腹剧痛时应及时就诊。备孕女性需提前评估肌瘤位置对妊娠的影响,孕期密切监测肌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