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病、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持续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脑血管长期承受高压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肢体瘫痪或意识障碍。冠状动脉硬化可诱发心绞痛、心肌缺血,严重时出现心肌细胞坏死。
2、靶器官损害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引起左心室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肾脏细小动脉硬化会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初期表现为夜尿增多,晚期可能发展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
3、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异常可导致视力模糊、视物变形,严重时发生视网膜出血或视神经水肿。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四级,Ⅲ级以上可能出现火焰状出血和棉絮斑,Ⅳ级伴有视盘水肿预示极高危状态。
4、主动脉病变血管壁长期承受高压可能形成主动脉夹层,表现为突发撕裂样胸痛伴血压异常波动。马方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升主动脉瘤,瘤体破裂可导致猝死,需紧急外科手术干预。
5、认知功能障碍慢性脑灌注不足与微出血灶可能诱发血管性痴呆,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下降。研究显示控制血压可延缓认知衰退进程,尤其对伴有白质病变的老年患者更为重要。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规律,采用低钠高钾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肥胖者需减轻体重。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和颈动脉超声等靶器官评估项目。出现胸闷、视物模糊或浮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