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小儿麻痹症状主要包括发热、肌肉疼痛、乏力、肢体麻痹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是关键,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支持性护理。
1、发热
小儿麻痹初期症状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能突然升高至38℃以上。发热通常持续1-2天,伴随头痛、咽痛和全身不适。这种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2、肌肉疼痛和乏力
发热后,患儿可能出现肌肉疼痛和乏力,尤其是颈部和背部肌肉。这种疼痛可能影响孩子的活动能力,导致不愿行走或站立。肌肉乏力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发展为肢体无力。此时需密切观察孩子的运动功能,若发现异常,应尽快就医。
3、肢体麻痹
小儿麻痹最典型的症状是肢体麻痹,通常从一侧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其他肢体。麻痹可能表现为肌肉无力、无法自主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麻痹症状通常在发热后1-2周内出现,需立即就医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治疗。
4、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缓解症状,同时辅以镇痛药如布洛芬减轻疼痛。
- 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是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包括肌肉拉伸、力量训练和平衡练习。
- 支持性护理: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或长期卧床护理,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小儿麻痹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识别症状并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康复,部分患儿可以恢复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