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胆结石掉到十二指肠可能引发腹痛、黄疸和消化不良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胆结石进入十二指肠通常是由于胆囊收缩或胆管压力变化导致结石移动,可能引发胆管梗阻或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1、腹痛
胆结石掉入十二指肠后,可能堵塞胆管或胰管,导致剧烈腹痛。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可能放射至背部或肩部。这种疼痛常呈阵发性,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胆管炎或胰腺炎等严重情况。
2、黄疸
胆结石堵塞胆管后,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可能导致黄疸。患者皮肤和眼白部分会呈现黄色,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黄疸是胆管梗阻的典型表现,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3、消化不良
胆结石进入十二指肠可能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导致脂肪消化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饮食上应避免高脂肪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蒸鱼、蔬菜汤等,必要时可补充消化酶制剂。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解痉药:如阿托品,缓解胆道痉挛引起的疼痛。
- 抗生素:用于预防或治疗胆管感染。
- 利胆药:如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排泄,减少结石形成。
2、手术治疗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通过内镜取出结石,解除胆管梗阻。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胆结石患者,彻底解决结石问题。
- 开腹手术:用于复杂病例或内镜治疗失败的情况。
3、饮食调理
- 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避免刺激胆囊收缩。
- 高纤维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多喝水: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胆汁,减少结石形成。
胆结石掉入十二指肠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及时就医是关键。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复发。若出现腹痛、黄疸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