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患者是否能走路需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决定。轻微骨折未损伤神经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度行走,严重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时需严格卧床。
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是决定能否行走的关键因素。稳定性骨折指骨折线未明显移位,骨盆环结构完整,此类患者可在疼痛耐受范围内借助助行器短距离行走。行走时需保持躯干直立,避免扭转或突然发力,防止骨折端移位。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腰骶部支具固定,分散脊柱压力,降低二次损伤风险。适度活动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但需严格控制时间和强度。
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神经损伤时绝对禁止负重行走。骨折线累及骶孔或骶管可能压迫骶神经,表现为会阴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此时行走可能导致骨折碎片移位加重神经损伤,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排便功能障碍。此类患者需绝对卧床6-8周,通过影像学复查确认骨折愈合后再逐步恢复活动。期间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维持下肢血液循环。
骶骨骨折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康复方案,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促进骨折愈合。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等增加骶骨压力的动作,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软枕减轻腰部负担。定期复查X线或CT观察骨折对位情况,若出现下肢放射痛或排便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