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炎症可能会影响月经,导致月经推迟或不来。炎症可能由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病变、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生殖系统感染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系统感染可能引发局部充血水肿,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周期。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霉菌或滴虫,可能伴随异常分泌物或瘙痒。需通过白带常规等检查确诊,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内分泌紊乱慢性炎症可能通过细胞因子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长期压力、肥胖等因素会加重这种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甚至闭经。建议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必要时补充黄体酮调节周期。
3、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可能直接破坏内膜基底层,导致内膜增生不良无法形成周期性脱落。结核性内膜炎可能造成宫腔粘连,出现渐进性月经量减少直至闭经。宫腔镜检查能明确诊断,需联合抗炎和内膜修复治疗。
4、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未及时控制可能转为慢性,引起输卵管卵巢脓肿等并发症。炎性渗出物包裹卵巢会影响卵泡发育,同时盆腔粘连可能改变子宫位置。超声检查可见附件区包块,需足疗程使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
5、多囊卵巢综合征该病常合并慢性低度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会抑制卵泡成熟,导致无排卵性闭经。诊断需结合超声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治疗包括二甲双胍改善代谢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频繁使用洗液冲洗阴道。经期勤换卫生巾,禁止性生活防止逆行感染。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出现停经超过3个月或伴随严重腹痛发热时,须立即就诊妇科排查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