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术、房角切开术。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青光眼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经典术式,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网和 Schlemm 管壁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该手术能有效降低眼压,但可能并发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等问题。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压和滤过泡状态,必要时进行按摩或抗瘢痕治疗。
2、引流阀植入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适用于难治性青光眼,通过植入硅胶引流装置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间隙。该手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次滤过手术失败者效果显著,但存在引流管暴露、角膜内皮损伤等风险。术后需长期监测引流管位置及眼压变化。
3、激光虹膜切除术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主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通过激光在虹膜周边造孔解除瞳孔阻滞。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发生虹膜孔闭合或前房出血。术后需观察前房深度及眼压波动,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
4、睫状体光凝术睫状体光凝术通过破坏睫状体上皮减少房水生成,适用于绝对期青光眼或多次手术失败者。可采用经巩膜二极管激光或内窥镜下光凝,可能引发眼球萎缩、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该手术通常作为保留眼球的最后治疗手段。
5、房角切开术房角切开术适用于先天性青光眼,通过切开发育异常的小梁网改善房水引流。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可能并发前房出血、角膜水肿等。患儿术后需密切随访眼压和角膜直径变化,必要时联合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
青光眼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揉眼等行为,保持术眼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水果,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眼压和视功能,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出现眼痛、视力骤降等异常需立即就医。不同类型青光眼术后护理重点各异,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