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按压合谷穴、太冲穴、内庭穴、涌泉穴、曲池穴等穴位效果较好。这些穴位分别对应不同脏腑的火热症状,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
1、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具有清热解表功效。适用于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等头面部上火症状。按压时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发力,每次持续按压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可缓解阳明经热盛导致的口干舌燥。
2、太冲穴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肝经原穴。对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肿痛、急躁易怒有调节作用。按压时配合深呼吸能疏泄肝火,注意孕妇不宜过度刺激该穴位。
3、内庭穴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属胃经荥穴。擅长清胃火,可改善牙龈肿痛、口臭、便秘等胃热症状。按压时可用指甲掐按至微痛,配合足三里穴效果更佳。
4、涌泉穴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处,为肾经井穴。适用于阴虚火旺导致的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睡前用拇指揉按能引火下行,配合温水泡脚可增强滋阴降火效果。
5、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是大肠经合穴。对肺胃热盛引起的咳嗽痰黄、痤疮皮疹有缓解作用。按压时可配合尺泽穴,采用点揉结合手法效果更明显。
穴位按压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每日每个穴位按压数十次,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实火症状明显者可增加按压频率,虚火体质者手法应轻柔。配合饮用菊花茶、绿豆汤等清热饮品,避免辛辣燥热食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