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中毒是指接触或摄入除草剂草甘膦后出现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灼伤、呼吸困难等症状。草甘膦中毒可能与误服、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1、消化系统症状草甘膦中毒早期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口腔和咽喉黏膜可能出现红肿、糜烂或溃疡,伴随烧灼感。这些症状与草甘膦对消化道黏膜的直接腐蚀作用有关。轻度中毒可通过洗胃、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物等方式处理,严重者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呼吸系统症状吸入草甘膦雾滴或蒸汽可能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中毒时可引发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这类患者需立即脱离污染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3、神经系统症状草甘膦中毒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等症状。重度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肌束震颤、抽搐甚至昏迷。这些症状与草甘膦干扰神经递质代谢有关,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重时可使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
4、心血管系统症状草甘膦中毒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异常。严重中毒可导致心肌损伤,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心功能下降。这类患者需持续心电监护,及时纠正心律失常,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
5、肝肾损伤草甘膦代谢产物可能损害肝肾功能,表现为黄疸、少尿或无尿。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血肌酐上升等异常。这类患者需监测肝肾功能指标,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减轻器官损伤。
预防草甘膦中毒需规范使用除草剂,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储存时应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并明确标识。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脱离污染源,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同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中毒途径和严重程度采取洗胃、导泻、血液净化等针对性治疗,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恢复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