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贴完很痒可能与皮肤过敏、局部刺激或药物成分反应有关。
皮肤过敏是常见原因,膏药中的胶质或药物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贴敷部位发红、瘙痒甚至起疹。局部刺激多因膏药材质不透气或贴敷时间过长,导致皮肤汗液积聚、角质层受损。药物成分反应多见于含薄荷脑、樟脑等刺激性成分的膏药,这些成分可能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轻度瘙痒可尝试冷敷缓解,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处5分钟,重复进行可减轻炎症反应。若出现水疱或持续瘙痒,需立即停用膏药并清洗皮肤,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止痒。过敏体质者应选择低敏型膏药,使用前在小臂内侧测试24小时无反应再贴敷。
贴膏药时避开破损皮肤,每次贴敷不超过8小时,撕除时沿毛发方向缓慢揭开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