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常见短效避孕药需每日固定时间连续服用21天,紧急避孕药应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使用。正确使用方式主要有明确避孕药类型、规范服药时间、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定期医学评估、处理漏服情况。
1、明确避孕药类型避孕药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三类。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需每日服用,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避孕效果。长效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需专业医生放置,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片仅用于事后补救。选择类型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避孕需求及医生建议决定。
2、规范服药时间短效避孕药通常从月经周期第1-5天开始服用,每日固定时间用药以维持血药浓度稳定。建议设置手机提醒避免遗忘,两次服药间隔不超过24小时。若服用21天包装,需在停药7天后开始下一周期;28天包装则需连续服用无间隔。时间偏差超过3小时可能影响避孕效果。
3、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如利福平、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可能降低避孕药效,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葡萄柚汁会干扰雌激素代谢,服药期间应避免饮用。吸烟者尤其超过35岁女性服用避孕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建议优先选择非药物避孕方式。
4、定期医学评估使用避孕药期间每6-12个月需复查血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严重头痛或视觉变化应立即就医。有血栓家族史、乳腺癌病史或严重肝病患者需谨慎评估用药方案,必要时改用屏障避孕法。
5、处理漏服情况漏服1片应在12小时内补服,后续按原时间继续。漏服2片需连续2天每日服用2片,并使用备用避孕措施7天。漏服3片以上应停用当前周期,改用其他避孕方式并咨询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补救措施,频繁使用会导致月经紊乱。
服用避孕药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避免高盐饮食以减轻水肿,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栓风险。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癌筛查和乳腺检查。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出现持续闭经需及时就诊。避孕药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高风险性行为仍需配合安全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