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感染艾滋病可通过血液检测确诊,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早期检测和及时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1、抗体检测:这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HIV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通常在感染后2-8周内可检测到抗体,建议在高危行为后3个月进行检测以确保准确性。
2、抗原检测:抗原检测可以更早发现感染,通常在感染后2-4周内即可检测到HIV抗原。这种方法常用于早期筛查,尤其适用于高危人群。
3、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直接检测病毒RNA,可在感染后1-2周内发现病毒,是早期诊断的“金标准”。适用于高危暴露后紧急筛查或确认感染。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进行确认试验,如Western Blot或免疫印迹法。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常用的ART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同时,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避免高危行为,如使用安全套、不共用针具等。对于高危人群,可考虑暴露前预防PrEP或暴露后预防PEP。感染艾滋病后,通过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患者可以长期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