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和功能评估最具诊断价值,主要适用于肾盂积水、输尿管狭窄、肾结石、膀胱反流及肿瘤定位五种情况。
1、肾盂积水:
静脉肾盂造影能清晰显示肾盂扩张程度及梗阻部位。通过对比剂排泄动态观察,可区分机械性梗阻与功能性积水,同时评估患侧肾脏残余功能。典型表现为肾盂肾盏呈囊状扩张,造影剂滞留时间延长。
2、输尿管狭窄:
该检查可精准定位狭窄段位置与长度,辨别先天性狭窄或后天性瘢痕挛缩。狭窄近端输尿管常呈梭形扩张,远端突然变细,造影剂通过受阻。对于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复查具有不可替代性。
3、肾结石:
不仅能发现X线阳性结石造成的充盈缺损,还可判断结石是否引发尿路梗阻。阴性结石在造影剂背景下表现为透明影,同时能观察到结石继发的肾盂黏膜水肿等间接征象。
4、膀胱输尿管反流:
在排尿期摄片时可捕捉到造影剂自膀胱向输尿管逆流的动态过程,明确反流分级。对于儿童反复尿路感染病例,该检查是诊断原发性反流的金标准。
5、泌尿系肿瘤定位:
通过肾盂肾盏的受压变形、充盈缺损等表现辅助判断肿瘤位置,尤其对肾盂癌与输尿管癌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但需注意与血块、阴性结石等假阳性情况鉴别。
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并清洁肠道,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停用双胍类药物。术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应监测肌酐变化。日常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应及时复诊。对于碘过敏史患者,可考虑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或替代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