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CT检查明确诊断。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程度、压迫神经根情况以及是否合并骨性结构异常,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
1、影像学优势:
CT利用X线断层扫描技术,可多平面重建椎间盘三维结构,对钙化组织敏感度高于核磁共振。扫描层厚1-3毫米时能清晰分辨髓核突出方向、硬膜囊受压程度,尤其适合评估合并椎管狭窄或骨质增生的复杂病例。
2、典型表现:
CT图像上椎间盘突出表现为椎体后缘软组织影凸入椎管,硬膜外脂肪间隙消失。根据突出形态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垂型,严重者可见游离髓核碎片移位。神经根受压时可见"神经根淹没征"。
3、鉴别诊断:
CT可区分椎间盘突出与其他腰腿痛病因,如椎体压缩骨折显示骨皮质中断,椎管内肿瘤呈现异常占位强化影,脊柱结核可见椎体破坏伴死骨形成。对于疑似马尾综合征患者,CT能快速排除急性出血或骨折。
4、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孕妇应告知扫描时保持静止避免伪影,必要时注射造影剂增强显影。腰椎CT辐射量约3-5毫西弗,相当于自然环境下半年接受的辐射总量。
5、临床配合:
CT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部分影像学表现严重但症状轻微者可能无需手术。建议同时进行下肢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肌力测试异常者需考虑急诊减压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急性期应卧硬板床休息,避免弯腰提重物。恢复期可进行游泳、桥式运动等低冲击锻炼增强核心肌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体重超标者需控制热量摄入。日常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久坐时每45分钟起身活动。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足下垂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