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痛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共同引起,主要有妊娠期韧带松弛、分娩时肌肉损伤、产后姿势不当、腰椎间盘突出、盆腔炎等原因。
1、妊娠期韧带松弛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韧带松弛,尤其是骨盆区域的韧带松弛会增加腰椎负担。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孕妇重心前移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生理性改变在分娩后需要时间恢复,期间可能持续出现腰部酸痛症状。可通过热敷和适度按摩缓解不适。
2、分娩时肌肉损伤自然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和腰背部肌肉可能因过度牵拉造成微小损伤。剖宫产手术切口也可能影响腹部肌肉力量平衡,导致腰部代偿性用力。产后早期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建议进行专业的产后康复训练帮助肌肉功能恢复。
3、产后姿势不当哺乳姿势不正确、频繁弯腰照料婴儿等行为会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可能加重腰椎间盘压力。建议调整喂奶姿势使用哺乳枕支撑,更换尿布时保持腰部挺直,必要时寻求家人帮助分担育儿工作。
4、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妊娠期体重增加和腰椎负荷加重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向臀部或下肢放射。常见诱因包括椎间盘退行性变和外伤,可能伴随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盆腔炎产后抵抗力下降可能增加盆腔感染风险,炎症刺激可引发腰骶部坠痛。多与分娩后卫生护理不当或产褥期感染有关,常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和发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奥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会阴部清洁。
产后腰痛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避免久站久坐。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肉等。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腰背肌锻炼如桥式运动,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照料婴儿时注意采用正确姿势,必要时使用腰托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