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中下三分之一处骨折可能引发桡神经损伤、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肩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1、桡神经损伤:
肱骨干中下段紧邻桡神经沟,骨折端移位或血肿压迫易导致桡神经牵拉伤。患者表现为垂腕、拇指背伸无力及虎口区感觉减退。需早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轻度损伤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配合支具固定恢复,严重断裂需手术探查吻合。
2、骨不连:
该部位血供较差,骨折后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与固定不牢、感染或过度活动有关,X线显示骨折线持续存在。需采用自体骨移植联合加压钢板内固定,辅以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治疗。
3、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邻近关节面时,关节软骨损伤会引发继发性退变。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和关节弹响,MRI可见软骨缺损。早期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症状,晚期需行关节置换术。
4、肩关节功能障碍:
长期制动导致肩周软组织粘连,表现为外展、上举受限。与三角肌萎缩和关节囊挛缩相关,需在骨折稳定后尽早开始爬墙训练、钟摆运动等康复锻炼。
5、肘关节僵硬:
肘关节长时间固定易发生屈伸障碍,与前关节囊纤维化和异位骨化有关。热敷配合CPM机被动活动可改善,严重者需关节镜下松解术。
骨折愈合期应保证每日摄入1500毫克钙质和800单位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早期进行握力球训练预防肌肉萎缩,6周后逐步增加肩肘关节主动活动范围,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