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拉痢疾时肚子会痛,这是由肠道炎症和蠕动异常引起的。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热等。治疗痢疾需要根据病因采取抗感染、补液、调节肠道功能等措施。
1、痢疾引起腹痛的原因
痢疾的病原体侵入肠道后,会引发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产生腹痛。炎症还会刺激肠道神经,加重疼痛感。频繁的腹泻会导致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加剧腹部不适。
2、痢疾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性痢疾,常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病毒性痢疾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寄生虫感染则需要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硝唑。
- 补液治疗: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是必要的,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 饮食调理: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粥等,帮助肠道恢复。
3、预防与日常护理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或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 及时就医:如果腹痛剧烈、腹泻频繁或伴有高热,需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拉痢疾时腹痛是常见症状,但通过及时治疗和合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不适并加速康复。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和增强免疫力,是预防痢疾的关键。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