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血液循环监测、疼痛控制、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指端血运、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给予患儿情感安抚等措施。
1、伤口护理术后需每日检查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换药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发现缝线周围皮肤发红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伤口感染,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常规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但不可擅自增减药量。
2、血运观察再植手指的血液循环监测至关重要。家长需每小时检查指端颜色是否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正常、皮肤温度是否与健侧一致。若发现指端苍白、青紫或毛细血管回流缓慢,可能提示血管危象,需立即就医处理。夜间睡眠时可将患肢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
3、疼痛管理术后48小时内疼痛较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适用止痛药。避免患儿因疼痛哭闹导致血管痉挛,可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片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如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手指肿胀,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功能锻炼术后2周拆线后可开始被动关节活动,由家长轻柔帮助患儿进行指间关节屈伸练习。4周后逐步过渡到主动握拳、对指等训练,配合蜡疗或水疗改善关节活动度。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日3-5次,每次10-15分钟。早期康复介入对预防肌腱粘连至关重要。
5、心理干预患儿可能因创伤和治疗过程产生恐惧心理。家长应避免在患儿面前表现出焦虑情绪,多用拥抱等肢体语言传递安全感。可通过玩具奖励机制鼓励配合治疗,利用绘本讲解治疗过程。学龄期儿童可能出现自卑心理,需与学校老师沟通创造包容环境。
术后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同时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肢需持续保暖但禁止使用热水袋直接热敷。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一般术后6-8周可逐步恢复轻度日常活动。家长需建立康复日记记录手指活动度、感觉恢复进度,为复诊提供详细依据。睡眠时可为患儿制作简易防护套避免无意识抓挠伤口。整个康复期应保持耐心,多数患儿经过系统护理可获得满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