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长疙瘩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毛囊炎、脂肪瘤或腮腺炎引起,需根据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淋巴结炎:
耳后淋巴结肿大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硬结,可能伴随压痛。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慢性反复发作者建议完善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肿物,触诊有弹性感,可能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热痛。较小囊肿可观察,反复感染者需手术完整切除。
3、毛囊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红色丘疹,可能化脓形成脓疱。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严重时需外用抗菌药膏。
4、脂肪瘤:
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质地柔软可推动,生长缓慢。直径超过3厘米或影响外观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5、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耳垂周围肿胀,常伴发热。需隔离治疗,出现睾丸肿痛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就医。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刺激。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果蔬如猕猴桃、橙子等,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若出现快速增大、破溃渗液、持续疼痛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至普外科或耳鼻喉科就诊。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