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通过控制体重、调整睡姿、戒烟限酒、治疗鼻咽疾病、使用呼吸机等方式预防。该疾病通常由肥胖、上气道结构异常、不良生活习惯、鼻咽部病变、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控制体重:
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诱因,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上气道。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减少高油高糖食物摄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2、调整睡姿:
仰卧位易使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建议采用侧卧位睡眠。可使用特殊枕头或睡衣背部缝制网球等方法保持侧卧,抬高床头30度也有助于减轻气道压迫。严重者可尝试体位治疗装置。
3、戒烟限酒:
吸烟会刺激咽喉黏膜水肿,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导致肌肉松弛。每日吸烟量应控制在5支以下,睡前4小时避免饮酒。长期吸烟者需进行肺功能检查,必要时接受戒烟治疗。
4、治疗鼻咽疾病:
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会加重气道阻塞。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鼻塞严重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增生患者需评估手术指征。
5、使用呼吸机:
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双水平呼吸机可提供不同吸气压和呼气压,自动调节机型能根据呼吸变化实时调整压力参数。初次使用需进行压力滴定和适应性训练。
预防睡眠呼吸暂停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晚餐宜清淡且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卧室保持适宜温湿度。可进行吹气球、哼歌等咽喉肌肉训练,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白天嗜睡、晨起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